博覽會又開始了,這個全球工業界的盛會,近年來成為了 工業4.0全球大閱兵的舞台。據主辦方德意志會展公司介紹,今年工博會吸引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家參展商。
自從2011年工業4.0在漢諾威被提出以來,吸引了眾多眼球。2012年時任總理***為該展會揭幕,中國成為當年的漢諾威合作伙伴國,從此也拉響了中國企業集中進軍漢諾威的號角。
2013年,普京出席漢諾威開幕式,俄羅斯接棒成為合作伙伴國。隨後的2014、2015年,荷蘭、印度等國紛紛率眾參加。
從現場展示的內容來看,漢諾威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業發展晴雨表,新技術和新產品都卯足了勁在盛會上博行業眼球。
那麼,2018年的漢諾威上將有什麼核心看點?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我們該如何跟進和取舍?哪些是熱鬧,哪些是門道,怎麼區分?
這幾年有個現象,當專家們對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這些概念趨之若鶩時,德國企業卻很少提及。
去年物聯網智庫iot101君作為代表參觀創下多項世界紀錄,發電淨效率可達61.5%的勞斯爾特(Lausward)電廠時,工廠負責人自始至終只講數字化如何被運用,只字不提工業4.0。
時間來到2013年,收到由諸多巨頭企業及機構聯名呈上的工業4.0報告草案的德國政府大徹大悟,看到了工業4.0背後蘊藏的商業動力,遂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國家法律,從此工業4.0正式衝出德國,走向世界。
雖然工業4.0起源于學霸之口,後又經巨頭和政府推波助瀾,但德國中小企業普遍對工業4.0的看法非常務實,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哄而上的打算。
他們普遍長跑了近百年,通過長期的經驗意識到工業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倡議而生的工業4.0是一個相對來說鬆散的範疇,其熱度也沒有被逐年的持續推升。
反而是花了幾年努力就想看到效果,急于彎道超車的一些國內企業,高舉工業4.0大旗,圈眼球、圈投資、圈補貼。
由于從出發之時,工業4.0就與物聯網密切結合,也就決定了漢諾威從此與拉斯維加斯CES展會並列,成為分別高舉物聯網在B2B工業應用領域和B2C消費電子領域大旗的風向標。
從上面的分析中已經可以看出過度糾結工業4.0概念並無意義,關鍵是如何將其沿著產業鏈拆分解構,落地為提質、降耗、增效的切實收益。
因為人口總數有限,人的生命有限,每個人一生中使用的各種產品的總數,也是有限的優發。比如人的一生會用多少部手機、多少輛車?可以大致算的出來。所以,每種產品的國民需求總數,也是限的。
過去物資匱乏,我們幾乎感覺不到這個上限的存在,對制造業的要求只有一個--玩兒命造。但現在,我們開始夠到這個天花板了,很多行業把它叫做人口紅利消失。于是,未來的制造業要從量的競爭轉向質的競爭,即需要滿足無數不同類型用戶的多元個性化需求。
過去制造業賴以生存的規模效應消失了,在小規模生產的前提下,產線投資和運營成本都無法被繼續攤薄。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聽上去特別簡單,就是用一條生產線去生產多品種的產品。但隨著細分品類越來越多,個性化產品將會越來越貴,幾乎毋庸置疑。
為了提升個性化產品的性價比,實際操作起來,就是將產品制造配方化。進一步拆分,將會觸發3個層面的變化:
1. 需求預測社交化:為了能夠快速精準的向市場投放各種不同品類的產品,需要將產品營銷社交化,並基于此獲得用戶行為的數據,以分析結果作為產品制造指令的依據。
2. 生產設備聯網化:生產制造系統需要根據用戶需求,頻繁的向各個工位下達各種特定的運行指令。只有基于聯網設備,才能實時獲得運營數據的反饋和流動,推動設備運營效率的提升。
3. 運營管理數據化:個性化產品的生產對企業的管理也提出了挑戰,管理層需要隨時了解與產品相關的各種運營情況,如庫存、貨期、品管等信息,並建立分析和決策機制。而這些分析,需要建立于一個統一的長時間持續積累的大數據管理平台。
有了這個共識,當我們在逛漢諾威時,不能僅僅關注工業4.0或者數字化工廠能做什麼,而更應該關注沿著生產流程解構之後,大家是如何實現上述各個層面的融合與集成的,又應該如何落地。
也就是說,面對相似的痛點,在展會上尋找不同玩家基于不同傳統、不同優勢提出的不同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從他們那兒學到什麼。
比如,如何將復雜的產品信息識別與追溯體系融入傳動控制系統和物料輸送流程?如何通過設備的聯網化與數字化,降低現場操作的復雜度?如何將產品的用戶使用行為通過大數據平台進行追蹤、管理與分析,並融入與優化產品研發流程?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學長劉雲浩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似乎並不是由一兩個標志性的發明引領社會的前進優發,而是因為社會的前進,推動著層出不窮的新事物的產生。
當下,推動著層出不窮的新事物產生的源泉來自于人的創造力。工程師們在用智能時代的方法論,抓住本質精簡一切,運用計算機、數字化和軟件化思維優發,重新定義越來越多的產品。
不是只有特斯拉的馬斯克在重新定義汽車、重新定義高鐵、重新定義火箭,工業場景中的大量產品正在被重新定義,畢竟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比做到提升10%要容易得多。
比如性愛博客,成立于1925年的Festo在今年漢諾威上又要繼續搞事情,最近兩年這家公司非常不務正業,接連推出一系列仿生學產品,例如:機器鳥、機器章魚性愛博客、機器昆蟲、機器大水母之類。
看熱鬧的圍觀群眾估計會認為它們只是一堆外形奇特的氣動大玩具,但是,別被它浮誇的概念和炫技成分蒙蔽了,來看看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吧。
真正蘊藏玄機的,恰恰是這些大玩具的控制與執行單元,他們都搭載了最新一代的數字式氣動運控終端。換句話說,驅動和控制這些機器動作的其實是氣體動力,而不是傳統的永磁伺服電機。
從產品拆解示意圖看,每個機器都包含n個關節,分別對應n個自由度,每個關節都包括氣動旋轉葉輪模組、絕對值編碼器壓力傳感器、可調節軸承等元件。
內行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款產品堪稱革命性的氣動運控代表,它通過數字化將連接到各類氣動執行機構的動力控制硬件減少、減少、再減少…
它省去了可調比例壓力控制閥,兩位四通、三位四通、兩位三通等多個閥島模塊,節流止回閥,耐磨緩衝器…極大的簡化了氣動控制系統的硬件架構,能夠通過數字信號實現50多種應用功能的氣動閥模塊。
革新的優勢不言自明,所有的氣動控制功能,都可以通過對閥模塊的應用組態和參數配置來實現,不僅降低應用和集成的總體成本,減低能耗,還能提升系統運行效率,提供遠程預測性維護服務。
至于這款產品的意義,借用一句網友評論:看著別人把自己腦袋裡想的東西做出來優發,是一種什麼感覺?我是該臥槽還是臥槽呢。
國內不乏同樣充滿原創思維的務實企業,比如位于8號廳F21展位的映翰通公司,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遊覽。
一線工程師們在使用模塊化、軟件化、標準化的智能時代思維,從一些細小的問題入手重新定義整個產品。
他們解決的其實都是一些非常實際的詳細問題:一個數字化元器件是否能夠更為通用?一個數字化網絡、一個數字化架構是否能夠承載更多應用?數字化的接口是否能夠更加小巧?…
想透這些,就會發現這種思維模式與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的思維模式看到的版圖和導致的結果有本質不同。
他們從鐵疙瘩和啞設備入手,在原先沒有數據的地方,通過重新定義產品的方式,把數據創造和採集上來,完成從0到1的突破。
比如,提及時下正紅的Edge Computing,很多人在問:西門子S7系列、施耐德Modicon系列、羅克韋爾Logix系列PLC算不算邊緣計算產品?對不起,不算。
邊緣計算,其實叫邊緣智能似乎更為妥帖,仍舊落實到具體產品上,在本屆漢諾威上,ABB、HPE與威圖聯合推出的一款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更貼近我們對邊緣智能的定義。
從詳細技術和應用趨勢上來看,除了邊緣計算之外,雲平台、人工智能、人機協作、能效管理、遠程維護…仍將是本屆漢諾威的關鍵詞。
還記得文初提到的三個爸爸指明了物聯網鋪就第四次工業革命之路嗎?越來越多的巨頭在漢諾威展會,要麼躋身IoT企業之列,要麼圍繞IoT應用高調發聲。
我曾經說過,在尋找機遇的時候,有的人緊盯市場,有的人緊盯需求,而我更看重工具,畢竟人與非靈長類動物的一大標志性區別就是,會使用工具。
在漢諾威上,物聯網新工具的迭代,值得格外關注,包括EdgeX、TSN+OPCUA和IOTA。
1. EdgeX嘗試提供可互操作的組件和即插即用功能,改變邊緣計算遊戲的規則。它將是一個簡單的互操作性框架,獨立于操作系統,支持任何硬件和應用程序,促進設備、應用程序和雲平台之間的連接。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時間,首家中國企業,萬向集團,加入了EdgeX基金會,參與IIoT邊緣計算的簡化和標準化工作。
2. TSN(時間敏感網絡)和OPC-UA(數據互聯的基礎標準與規範)的相關進展同樣值得關注。其中,TSN時間敏感網絡作為一組位于數據鏈路層的協議簇,從底層架構中改變了以太網的不確定性,激發了IoT邁向實時物聯網的演進。它與OPC-UA攜手,由TSN解決數據獲得的問題,OPCUA解決語義解析的問題,將改變工業物聯網的底層架構。
TSN正在獲得越來越多主流工業企業的支持,西門子、貝加萊、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將在漢諾威展示支持TSN與OPC UA的相關產品與應用。
3. IOTA作為專為物聯網而生的區塊鏈技術,以及一種新型的數字加密貨幣,雖然在區塊鏈世界裡,遠沒有比特幣、以太坊矚目,但它也是神奇的存在。總而言之性愛博客,IOTA有兩大優點:一是零交易費用性愛博客,二是確認速度快。在應用落地方面,IOTA最新的進展可圈可點。
不僅與德國亞琛大學聯合開發示範項目,在台北逐步落地于智慧城市應用,連通了第一個支持IOTA的LoRa網關,4月18日還推出了全球首個可以支付IOTA的充電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系本站作侵刪。侵權投訴
”。最早出現在由德國政府為激勵國內制造業發起的“高科技戰略2020行動計劃”中,于2013年的
轉型”為主題,匯聚了全球展商展示最新產品及技術方案。時隔兩年大會重新舉行優發,作為會展上為數不多的中國企業,鐳神智能在國際
導讀 本文僅試圖通過JDE系統來分析如何通過相應的解決方案達成制造企業與客戶需求之間的業務集成。 一、 什麼是橫向集成 大家知道,
”概念就被率先提出,卻未能有長足的發展。時至今日,在面對近年來規模最大的衛生和經濟危機優發、長期抗疫的社會背景下,為保護人員安全,維持業務運轉,“
博覽會上,第二年10月上旬,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巨頭博世公司向德國聯邦政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
生產一直是人與機器相互作用的產物,但事物之間的聯系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協作機器人仍繼續著不可阻擋的發展步伐,即使人工智能也在機器人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是一種透過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 等數字化科技,整合顧客與供應鏈伙伴,能夠調適顧客需求、節約資源,達成大量個別訂制生產的智能制造。德國于2010年提出《高科技策略2020》,2011年德國科技院(ACATECH)啟用
3.0,人類經歷了從機械化到自動化,隨著技術的進步,制造業升級的浪潮即將到來,而2013年德國于
,被定義為制造業的電子計算機化,包括更高層次的互聯性、更智能的設備和機器與設備之間的通信。
工博會期間,由中德智能制造聯盟理事單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與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德方執行平台德國國際合作組織牽頭,中德
領域的“奧斯卡”?除了西門子等大公司外,德國數以千計的隱形冠軍企業或是答案。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也在借助這一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後勁與潛能。
博覽會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繪了制造業未來的願景,提出了繼蒸汽機的應用、規模化生產、電子信息技術等三次
革命後,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
小米手機自上市以來就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正所謂樹大招風,也有一些不法的商家通過生產假冒小米手機來欺騙消費者謀利。相信有不少朋友會關心,在購買過程中如何去辨別這些假冒
國際通信技術展/-1/61667187魏小姐越南通訊電子展/韓國電子展/2008越南國際通訊展/越南電子產品展/柏林電子展/韓國
國際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CeBIT 2009 (已申請商務部補)展會時間:2009年3月3日-8日展覽地點:德國
博覽會能源展 2008中 國 國 際 工 業 博 覽 會 能 源 展----暨第四屆中國智能電工技術論壇(CIEF)
商用車博覽會(IAA 2008) 【展會時間】 2008年9月23日-10月2日(25日開展,23,24媒體日) 【展會地點】 德
國際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CeBIT】/咨詢熱線日-16日地點:
電子展覽,美國電子展,拉斯維加斯電子展,歐洲電子展轉807劉霞小姐國際電子展,電子展銷會性愛博客,美國CES電子展,香港電子展,德國電子展,
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展會之一,它的前身叫
國際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一、展出時間:2006年3月9日至15日二、展出地點:德國
信息及通信技術博覽會)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展會之一,它的前身叫
商用車博覽會(IAA2006)一、展覽時間:2006年9月21-28日二、展覽地點:優發國際網官網在線。氣動/電動蝶閥。氣動閥門!氣動/電動調節閥,氣動腰鼓閥。優發,